線路板視覺檢測是什么
線路板視覺檢測是借助機器視覺技術對線路板(PCB)的外觀、尺寸、缺陷等進行自動化檢測的過程,是 PCB 生產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以下從技術原理、系統組成、檢測內容、優勢及應用場景等方面詳細介紹:
線路板視覺檢測是借助機器視覺技術對線路板(PCB)的外觀、尺寸、缺陷等進行自動化檢測的過程,是 PCB 生產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以下從技術原理、系統組成、檢測內容、優勢及應用場景等方面詳細介紹:
一、技術原理
通過工業相機采集線路板圖像,經圖像處理算法(如邊緣檢測、模板匹配、特征提取)與標準模板或設計圖紙對比,自動識別線路板的缺陷、尺寸偏差或裝配錯誤,實現非接觸式、高精度的自動化檢測。
二、檢測內容與常見缺陷
1. 外觀缺陷檢測
銅箔線路缺陷:斷路(線路斷裂)、短路(線路粘連)、線寬 / 線距偏差、銅箔毛刺或缺口。
焊盤缺陷:焊盤脫落、氧化、尺寸不足或變形。
表面污染:污漬、錫珠殘留、助焊劑堆積等。
2. 尺寸與裝配檢測
孔徑與孔位檢測:鉆孔位置偏移、孔徑大小不符、漏鉆孔或毛刺。
元件安裝檢測:貼片元件(如電阻、電容)的偏移、歪斜、缺件、極性反裝(僅適用于 AOI 檢測)。
3. 焊接質量檢測
焊點缺陷:虛焊、冷焊、焊錫不足或過量、焊點開裂(多見于回流焊后檢測)。
三、技術優勢
1.高精度
檢測精度可達微米級(如 ±5μm),遠超人工肉眼分辨能力(人眼約 50-100μm),適用于高密度線路板(如 HDI 板)。
高速檢測速度可達每秒數十張圖像,適配流水線批量生產(如 PCB 生產線每分鐘檢測數十塊板)。
2.一致性與可靠性
避免人工檢測因疲勞、主觀判斷導致的漏檢或誤判,缺陷識別正確率達 99% 以上。
檢測標準統一,可追溯檢測數據(如缺陷位置、類型、圖像存檔),便于質量追溯和工藝優化。
3.非接觸與自動化
無需接觸線路板表面,避免人工或探針檢測對精密線路的損傷。
可集成到生產線中,與上下工序(如貼片機、焊接設備)聯動,實現全流程自動化。
五、典型應用場景
1. PCB 生產全流程檢測
開料與鉆孔階段:檢測板材尺寸、鉆孔位置精度。
圖形轉移階段:檢測銅箔線路成像質量。
焊接與組裝階段:AOI(自動光學檢測)用于貼片元件焊接質量檢測,AXI(自動 X 射線檢測)用于 BGA 等隱藏焊點檢測。
2. 不同類型 PCB 檢測
單 / 雙面板:檢測線路導通性、表面缺陷。
多層板:通過 X 射線檢測內層線路短路、開路,或層間對齊精度。
柔性電路板(FPC):檢測彎曲區域的線路裂紋、基材褶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