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機器人產業得到很大的關注,正在中國迅速崛起。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計劃達10萬臺,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 超過300億元。
國 家的重視,讓多個城市火熱布局,按照地方規劃,目標已遠遠超過規劃。機器人的大熱,與制造業發展遇到瓶頸不無關系。制造業的發展關系著國民經濟的命脈,關系著經濟發展水平、就業與人民生活水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機構轉型升級、制造業產業轉移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倒推制造業智能制造改革的進行。
在當下,中國面臨著制造業困境,隨著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全球資本在加速轉移。但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制造業的發展牽動著國民經濟,外部不利因素迫使智能制造改革的進行,如若不然,中國將在這次全球智能制造浪潮中喪失競爭優勢。
同時,中國版工業4.0 --工業化與信息化快速融合也顯示出政府對智能制造推進的態度,進而帶動各地政府積極出臺工業機器人的相關支持鼓勵政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本土工業機器人公司將獲益。
機器替代人工 乃是制造業大勢所趨
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勞動力價格上升給企業帶來直接成本壓力,促使企業使用機器替代人工;二則是勞動力價格上升預期也推動企業推動機器普及和提升來規避未來勞動力價格繼續上升的風險。
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的應用能將工人從繁重或有害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工業機器人動作正確性高、具有可控的生產能力,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加快產品更新周期。
中國版的工業4.0 的背景下,在制造業面臨升級壓力和人口紅利消失的情況下,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進入快車道。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加之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剪刀差 出現,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加快推進機器人替代人 的過程。
添加微信好友,詳細了解產品。